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2014
编号:13478307
超声内镜指导下行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5月1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2014
     1.2 方法

    观察组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行ESD,肿瘤深度及位置经超声内镜检查确定,在透明帽后附加内镜头端,使视野中央呈现病灶,在病灶边缘0.5 cm处,用Dual刀头端行电凝标记;将0.9%氯化钠溶液和0.000 5%肾上腺素混合,并加入适量靛胭脂,在病变标记点处,经注射针行黏膜下多点注射,使病灶抬起明显;黏膜下剥离采用Dual刀,术中创面冲洗用0.9%氯化钠溶液的去甲肾上腺素混合液,使视野暴露充分,剥离过程的黏膜下注射可多次进行,使肌层与病变分离,至肿瘤剥离完整,热活检钳电凝处理出血创面。对照组实施常规ESD,将透明玻璃帽安装至胃镜前,病灶有无隆起凹陷、大小、位置等经内镜观察,喷洒管经胃镜活检孔道插入,并喷洒0.2%卢戈氏液,病灶范围依据染色情况确定;在病灶边缘0.5 cm处,用Dual刀头端行电凝标记;黏膜下注射和肿瘤剥离方法同观察组。两组术后均给予补液、抗炎、止血等常规干预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

    (1)术后即刻采集患者外周血10 ml,离心10 min,3 000 r/min,取血清,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肾素(R)、去甲肾上腺素(NE)、肾上腺素(E)水平、重组人Dickkopf相關蛋白1(DDK-1)、麟上皮细胞癌抗原(SCC-Ag)、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-1(Cyfra21-1)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079 字符